圖書資料:
作者: 若松義人(Yoshihito Wakamatsu)、近籐哲夫(Tetsuo Kondo)
譯者: 林慧如
出版社: 經濟新潮社
出版日期: 20050224
ISBN: 9867889266
相關內容簡介:
豐田汽車是全球第二大車廠,而且市值已經超越通用、福特、克萊斯勒三大車廠市值的總和。而豐田汽車傲視全球的豐田生產方式(西方稱為「精實生產」)不僅帶領製造業走出「大量生產」的瓶頸,它的供應鏈管理、消除浪費、持續改善的理念方法,在生產力和效率上的突破,已成為全球製造業的典範。
然而,豐田的成功不是神話,成功有其內在條件,也就是「以人為中心」的經營體系,能夠將人的智慧、人的力量揮到淋漓盡致。換句話說,豐田瞭解並強調「員工要用腦工作」的重要。這是基於「以人為中心」、「尊重人性」的初衷。怎麼說呢?
豐田生產方式的導師大野耐一,曾告訴豐田汽車社長張富士夫,「尊重人」與「尊重人性」的區別。「尊重人」就如同字面意義,是指對人的尊重。而「尊重人性」則是對於人所擁有的思維能力,給予最高程度的尊重。因此,要員工「聽命行事」稱不上尊重人性。如何給員工「思考的空間」,引導出「生產現場的智慧」才是關鍵。而且「員工奉獻寶貴的時間給公司,如果不妥善運用,無異是一種濫用」。
以此為出發點,本書徹底剖析豐田的成功,背後所蘊含的人才培育觀念——如何去激發員工的智慧。這需要全面改變「對事物的看法、思維模式、工作的處理方式」,例如書中談到「知識與智慧的差別」、「不要做一個只會詮釋理論、知識的技述人員,要成為有行動力的技術人員」、「你做的是工作,還是動作?」、「前製程是神明,後製程是客戶」等等。
景氣的好壞,往往個人不能左右,但是頭腦不靈光則要自己解決。在這個「沒有教科書」的時代,除了自己拼腦力、親身實踐,別無他法。要學豐田,不僅要學豐田消除浪費、持續改善的方法,更要學習豐田培育「智慧員工」的觀念和精神。
◎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石滋宜博士專文推薦 [博客來網路書局]
心得筆記
P38
「改良」是「花錢達到改善的目的」,「改善」是「以智慧來從事改善」。
P68
豐田所說的「以人為重」,並不是要員工只會聽命行事,而是要他們運用「智慧」做事。
P113
在產品製造上勇於挑戰自我的人,無所謂景氣的好壞
P121
遭遇挫折時,要以事實為基礎,反覆去詢問「為什麼」,了不起的創意巧思會隨著這個過程慢慢成形。
P130
所謂的無能,其實只是「用腦能力」不足。
P144
隨時用腦面對自己的工作
P160
連問五次「為什麼」
五W一H:以五個Why釐清問題後,最後以How來決定處理方式。
連問五次「為什麼」的過程中,問題的真正原因會逐漸浮現,掌握問題的核心之後再思考「該怎麼解決」。
P182
別以知識、經驗判斷可能性
P207
讀來的知識沒什麼用處,重點在動手做。
P212
不要太計較成功機率
採取行動的人才會成功
P232
今天生產幾個不重要,重要的是今天賺的多少
現在的工作當中有八成都是浪費,消除這些浪費就是你的工作。
P246
當天問題當天解決
把「做到結束」當成座右銘
- Dec 23 Sat 2006 13:31
[書摘] 豐田智慧:充分發揮人的力量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